答案网--川农在线期末机考答案-平时作业答案-川农在线实践-川农网教实践-川农在线登陆平台-毕业论文-川农网教-川农成教四川农业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48|回复: 4

[公共科目] 川农在想《资源经济学》期末机考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3 09: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本付费内容需要支付 10学习币 才能浏览   点击导航栏学习币充值购买考试答案购买

" p3 l: j; n&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7: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1、2 q3 B; _% B& u9 V4 g6 x
请简述“公地悲剧”及其启示0 n4 u( L& A* I; u
“公地悲剧”说明的是产权不明,使得企业和个人使用资源的直接成本小于社会所需付出的成本,而使资源被过度使用。就企业而言,由于产权高度抽象模糊,职工没有产权意识,没有行使产权的内在动机。其结果是,产权流于“国家所有。人人所有,又人人没有”,以及“人人所有,人人没有。谁都应负责任。谁都不负责任”的状况,因而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职工对企业漠不关心,不爱护;另一个方面,短期思想严重,只想分光吃净,竭泽而渔,不愿扩大再生产。前者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后者导致资源滥用。 由于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是一个虚置、模糊的概念,因而具体到某个企业,当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时,厂长、经理们往往会中饱私囊(如公费旅游等),增大代理费用,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即所谓委托——代理问题。当职工意识到个人努力程度与企业经营相关不大时,便会产生出工不出力、损公肥私等搭便车与机会主义行为。因此,代理组织的建立固然可以大大降低产权的行使成本,但由于传统的公有制经济模式缺乏一套对代理人的约束机制,使代理机构日趋臃肿和僵化,代理组织的运转和调整耗费了日益增多的资源,代理费用日益升高,产权行使费用过高的矛盾很尖锐。有鉴于此,专家呼吁,在不断完善企业约束机制的同时,也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实行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在这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实行的股权奖励制、年薪制等,有借鉴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7: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2、
' f+ e* T8 ?$ `' z需求和需求量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变动的?假设经济人收入减少或增加时,需求曲线如何变动?' X6 F* i! M" q% J& P8 C/ ]8 L& |, _
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所希望能够购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需求则是消费者在某种商品其价格恒定情况下,受经济因素影响,而引起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间接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发生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如收入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2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1、4 v4 I2 ?: ^: ^. a
请简述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y& h9 m( ~% i/ S: Q
9 g6 O8 T6 v( e; ^* g
(1)可用性。所谓可用性,就是指可以被人们所利用,这是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自然资源通常具有多种用途,也就是多功能性。自然资源的可用性与稀缺性有极密切的关系。1 |, I: q. m$ ?4 g6 C
(2)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但在这个系统中,每种资源都可以彼此独立存在,都有其个性。6 T6 V- ?& X& M8 Z
(3)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资源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因地制宜是自然资源利用的一项基本原则。. q& @+ Q; o" {4 S; X. ]' D1 E
除了上述特点外,各类自然资源还有各自的特点,如生物资源的可再生性,水资源的可循环和可流动性,土地资源有生产能力和位置的固定性,气候资源有明显的季节性,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更新性和隐含性等. 4 ?$ o* l' J, @6 h" x0 n
   2、& l' A/ ?' z7 K& R: Q3 ~- h
请简述技术进步对缓解资源稀缺的作用( \2 U# W9 Y! B& d0 R
& z" L4 {7 s" J
1.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2.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3.技术进步促进 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4.技术进步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
) p# l( t( z; o$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8 00: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 K, B( m6 ~0 v1 Q) [. \+ B$ l
用资源经济学原理评价土地投机
; n: `+ c) N8 }. X& n  e. Q2 R: f3 E
(1)为持有处于非最佳和最高层次利用状态中的土地资源,经营通过转售获得资本收益,谋取利润叫土地投机。 6 G8 ], Q2 w- n' ]* z; C
(2)土地投机在价格上升时期往往是最繁荣的。在价格稳定较低时,投机者持有土地若干年伺机等待更高层次和更好的用途,此时所获得的利润要大于累计的土地持有成本。
: f" O& `- [# N1 z1 M  V# I, o* S(3)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并使投资资本要支付较高利息,财产税提高,保险费支出增加,以及其他压力时,经营者以一定价格出售其不动产。
5 J: j; I, m/ \  K9 ^0 }1 j(4)市场价格适中时,经营者可能采取折中方法,即将土地资源用先用于一些粗放的用途,如农田、停车场,这些用途的收入可足以弥补其现时的持有成本,并仍保留了他日后有 机会向更高层次和更佳土地用途(如商业中心或工厂等)转移。8 g0 _% ?* V2 C) b7 L
   2、! r) D9 b7 s; h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  U4 d5 X6 _6 y$ @8 F/ f2 ?# W& D. J4 Z3 M  g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 {. M: d, R% g3 x(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0 W7 \8 I& S1 @3 C9 x3 Z; C0 M(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C- M) B( D# b
(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5 l0 T. u: o. ]" m

+ _) G9 S% L5 ~: n7 Y" g       
' d/ b2 p* O" S7 D. e' R, L1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